出自《梁书》的成语-ku娱乐
释义: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出处: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释义:盈门:满门。客人挤满门庭。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。
出处:《梁书·王暕传》:“时文宪作宰,宾客盈门,见暕相谓曰:‘公才公望,复在此矣。’”
释义:旧时形容小官位低禄少。
出处:《梁书·王僧孺传》:“久为尺板斗食之吏,以从皂衣黑绶之役。”
释义:指尊礼长者。
出处:《梁书·文学传下·陆云公》:“见与齿过肩随,礼殊拜绝,怀抱相得,忘其年义。”
释义:辞:文词,言词。微:隐蔽,精深。旨:意思,目的。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。
出处:《梁书·刘之遴传》:“省所撰《春秋》义,比事论书,辞微旨远。”
释义:指畏惧之甚。
出处:《梁书·柳忱传》:“朝迁狂悖,为恶日滋,顷闻京师长者,莫不重足累息。”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第一百七十三:“于是内外恐怖,人不自安,皆求苟免,莫有固志,重足累息,以逮于终。”
释义:同样价值连城。比喻同样贵重。
出处:《梁书·儒林传·范缜》:“晋棘、荆和,等价连城,骅骝、騄骊,俱致千里。”
释义:比喻自己找死。
出处:《梁书·倒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释义: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。
出处:语出《梁书·昭明太子统传》:“体素壮,腰带十围,至是减削过半。”
释义:犹言砥节砺行。指磨砺操守和品行。
出处:《梁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行,由乎经术。”
释义:像耳后刮风一样。形容激烈、迅速运动时耳后根产生的感觉。
出处:《梁书·曹景宗传》:“景宗谓所亲曰:‘我昔日在乡里,骑快马如龙,与年少辈数十骑,……觉耳后生风,鼻头出火,此乐使人忘死,不知老之将至。”
释义: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出处:《梁书·太祖张皇后等传序》:“高祖拨乱反正,深鉴奢逸,恶衣菲食,务先节俭。”
释义:象蛾子扑火一样。比喻自找死路、自取灭亡。
出处: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释义:菲:微薄。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
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,准的甿庶,菲食薄衣,请自孤始。”
释义:烧掉尸骨,扬弃骨灰。形容非常仇视。
出处:《梁书·侯景传》:“曝尸于建康市,百姓争取屠脍啖食,焚骨扬灰。”
释义:飞蛾扑到火上,比喻自取灭亡。
出处:《梁书·到溉传》:“如飞蛾之赴火,岂焚身之可吝。”
释义: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。后亦用于兄弟间。
出处:《梁书·武陵王纪传》:“友于兄弟,分形共气。”
释义:犹言富家贵族。
出处:《梁书·王承传》:“时膏腴贵游,咸以文学相尚,罕以经术为业,惟承独好之。”
释义:重视或优待一方,轻视或怠慢另一方。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。
出处:《梁书·贺琛传》:“所以然者,出嫁则有受我,出后则有传重,并欲薄于此而厚于彼,此服虽降,彼服则隆。”
- «
- 1